Galen Chen
你若不生氣代表你不專心:文字作為視覺藝術|Sign / Systems|Unit London|展演在倫敦
位於倫敦Mayfair的Unit London藝廊在酷熱的七月策劃了展覽”Sign Systems”,以普普藝術與觀念藝術作為展覽底色鋪陳,搜羅來自11位視覺藝術家與文字工作者的文字及標語作品。展出媒材包含毛線編織、燈箱與印刷海報。 「圖像」與「語言」一直以來被視作獨立於彼此的領域,且被不合理、不成文的品味制度所區隔。時間軸拉回正值觀念藝術與普普藝術萌芽的1960年代,Andy Warhol, Ed Rusha及Jenny Holzer等藝術家糅雜流行文化圖像與標語進入了藝術創作。隨著此類型的藝術語彙日漸普遍,藝術家紛紛試圖擺脫由圖像主導的視覺形式,使文字更多程度的參與其中,並挑戰「繪畫」在視覺藝術領域的長期主導地位。”Sign Systems”從當代的視角探索60年代以降文字與圖像之間的位階轉向,重新叩問兩者的複雜競合關係。


美國藝術家Sam Durant的作品以文字及標語為主,關注種族、民權與公益議題。”If You Are Not Angry You are Not Paying Attention”以巨型燈箱寫上斗大且無視英文字大小寫規則的手寫墨跡,搭配艷紅過剩的背景底色,彷彿在控訴著什麼,勾起不安的情緒。

作為60年代美國普普藝術重要的一份子,Ed Ruscha也涉足達達、抽象表現主義以及觀念藝術。他將畫布表面上的文字與圖像視為一個整體,把文字壓印在毫無意義關聯的圖像上,狡猾地操弄著符徵(Signifier)與符指(Signified)的微妙關係。他用筆刷在顏料未乾的”We See”二字上刷出筆跡,破壞文字原初所攜帶的指涉意義,變得模糊難辨,使之成為介於文字與圖像之間的混合產物,我們是否真的「看見」了?Do We Really See?

深受Ed Ruscha創作的影響,文字藝術家Kay Rosen於”Decor”《裝飾》中將字尾的”r”分離,除了替換字型,更大膽更改行距,創造出與”Decor”字意相符的「裝飾」之感,同樣操弄著文字、意義與及符號之間的關係。

色彩斑斕的”Prismism”同樣打磨著語意與符號學的曖昧稜角。”Prism”為稜鏡的意思,但又同時具備視角、觀點之意。透過重複字尾的”ism”,疊加出有別於字面的雙層含義。Rosen也透過巧妙的色彩配置,牽起顏色與文字的關聯,每一個字母都代表著稜鏡中的一個顏色,使得此文字作品跨越自身的形式束縛,終成稜鏡本身。

John Giorno將文字與詩帶進了喧囂的1960年代普普派對。我們可以從他作品中大量挪用廣告和流行文化標語中發現安迪沃荷及普普藝術無處不在的影響。”A Hurricane in a Drop of Cum”出自Giorno標誌性的大字報作品系列,此系列往往由配色鮮豔的工業字體揉雜具有詩性的短句或廣告標題而成,反映出當時普普藝術與文字的緊密聯繫。

“Sign Systems”一展藉由觀念藝術與普普藝術鋪墊出的大脈絡,探討文字是如何從百年前作為一種藝術的「說明」與「附加品」,一路經歷現代主義的打磨與拋光,直至成為了「藝術」本身。此展不尋求「文字」與「圖像」的分離或評等,而是鼓勵不同媒介之間的流動,也針對社會仍舊普遍認為「文字較圖像次階」的窠臼作出了新尋向,試圖解釋我們無意識用來與周遭世界交流的符號與代碼系統。